近年来,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保护部门和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期,由中央电视台重磅打造的艺术类非遗项目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文娱类节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一期更是由于现场嘉宾直言不讳的点评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在节目中,一位知名流行音乐人对非遗项目“渔鼓道情”的唱段与法语填词的创作歌曲进行了混编演唱,这一做法随即遭到了一位现场嘉宾的批评“我不太喜欢你们在中国的舞台上,尤其跟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用外国语言来唱”等言辞犀利的看法。音乐人也在其后的对话中据理力争地予以解释,并提出“如果把这门东西用得太原汁原味了,可能他们(外国人)就会觉得这个听不懂”等相应观点。
当期节目一经媒体播出后,引起了人们对这一文化事件的普遍关注,一部分人认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应该尽量保持其原汁原味的艺术特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融合和创新才是非遗发展的新动力。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由非遗与“法语”引起的争议,笔者认为还应从混编作品本身进行解读。
该作品是一首由擅长现代电子曲风并精通法语的音乐人与“渔鼓道情”的传承人共同演唱的混编歌曲。该作品的主体结构和音乐效果以一首用法语填词的创作歌曲为依托,在中段加入由“渔鼓道情”传承人演唱的唱段,并在后段以双声部的方式将两首歌曲叠加到一起进行演唱。
从混编前的角度来看,两种音乐虽然在形式和功用上有着说唱、叙事等共性特征,但在唱腔、韵律和语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欲找到合理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实属不易;从混编后的角度来看,作品中原本属于流行音乐的那部分几乎成为主导,除了在其中加入的渔鼓道情的唱段外,流行音乐的原作几乎被完整地使用下来。
这是一首极富电子合成效果和梦幻色彩的原创歌曲,其旋律线条具有印度音乐的韵味,节奏动感而现代,唱词的内容为一些法语词汇和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可谓新鲜元素颇丰;而在渔鼓道情部分,由传承人演唱了传统曲段,其唱腔婉转起伏,击鼓和演唱的韵律相对自由,除了在合唱部分做出细微调整外,基本保留了传统演唱形式的风格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对传统艺术有着深厚感情的老艺术家和文化学者们听到一位外形时尚、意识新潮、音乐风格前卫和梦幻的中国青年,站在向传统文化艺术借鉴和学习的舞台上,演唱了一首连唱词都是外语的歌曲,顿时产生于他们心中的感受。不难看出,在与非遗传承人学习了传统唱腔和唱段的背景下,却选择了用法语演唱的做法,应该是引起评委不满的客观因素。尽管节目本身所提倡的是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但在一些人看来,或许他们始终无法看出这首混编后的歌曲是如何与“渔鼓道情”相互借鉴的。
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上看,流行音乐人寄希望于通过对作品的重新混编和演绎,增加年轻人和外国人对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认知与关注;点评嘉宾则是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传承的艺人发出了号召,希望他们能够学好传统文化艺术,将中国文艺自身具有的民族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将其发扬光大。在笔者看来,这场争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传统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尺度问题,以及如何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对外展示和传播的问题。
诚然,正如一位来自非洲的歌手在参加了这档节目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非洲很多很古老的东西都没有了,所以希望它也能跟中国一样,学着保留自己的古老文化给未来的非洲孩子们。 ”得益于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非遗保护工作得到了全面而有效地开展。作为一档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节目,若能够把控好现代与传统进行对接的角度和速度,则必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