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本年度首次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省)统一鉴定开考。全市有3846名参加了公共营养师、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理财规划师、会展策划师等13个职种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记者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了解到,此次考试个人报名比例占到1/3,而且与往年相比,个人报名人数有扩大趋势,鉴定中心副主任刘宇红说:“这充分表明现在劳动者的技能意识越来越强。”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3个职种的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中,大连地区最热门的职种是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和公共营养师。另外,信用管理师首次纳入全国统考的科目。据悉,信用管理师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用信用管理技术与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是在企业中从事信用风险管理和征信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比如,政府机构整顿企业经济信用记录、银行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企业为员工建立信用记录等,都需要信用管理师进行非常专业的工作。
此次考试现场,考场监控摄像装置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全程联网,人社部考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全程监督各考场考试过程。
相关新闻
大连考点首次出现盲人考生
昨日,在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的大连商业学校考点,两名盲人考生格外引人注目。上午8时30分,考试正式开始,两人分别在两个独立的考场,各自在两名监考老师的协助下,参加心理咨询师二级的理论、实操考试。在历年的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中,大连考点第一次出现残疾人考生。
特殊的考生、考场和监考
“请听第一题……”考试正式开始了,在大连商业学校5号楼的5207号考场,盲人考生费日清进入了紧张的答题状态。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考场只有她一个考生,一名监考老师正在给她读选择题。费日清听到题目后立刻做出判断:“选B。”另一名监考老师听到答案后,在费日清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全部结束后,作答的监考老师把答案逐一与费日清核对,确认没有把她的答案填错。而在隔壁考场,盲人佟国胜正在经历和费日清同样的考试。
特殊的考生、特殊的考场、特殊的监考,记者了解到的“特殊”之处其实还有更多。盲人费日清今年已经40岁了,多年前因公烧伤致双目失明。在重寻自我的过程中,她选择了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并创办了玫瑰心理咨询工作室。佟国胜今年38岁,学建筑专业,大学毕业后从事装修行业,因糖尿病并发症致盲后,他的人生一度失去了方向,靠低保维生。在残联结识费日清,佟国胜的心里照进了一缕阳光,和大姐一起研究起心理学,并为此次统考,一起到培训学校学习。
考试背后包含很多爱心和支持
两位盲人能够参加这次全国统一的心理咨询师考试,背后包含了很多人的爱心和支持。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两位盲人能够在大连和健全考生一起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市残联和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经过了多次沟通,并上报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为他们争取到了报名考试的资格。如此特殊的考生,如何安排考场、考试时间、监考老师,很多人为此想了很多办法。记者在考试现场了解到,因为不能像其他考生一样自己阅卷答题,相关部门特意把两人的考试时间延长了1.5倍。正常理论考试是90分钟、实操考试是120分钟,而盲人考生则分别是135分钟、180分钟。一人一个考场,一人两名监考老师,一个读题、一个作答……整个考试过程紧张有序而又充满温情。
虽累,却感受到平等与被尊重
下午2时,两个科目的考试全部结束了,尽管是最后离开考场的考生,但他俩的心情却比其他考生还要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和健全人一起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对我来说,这是一次被爱包围的考试。”走出考场的费日清这样告诉记者,而这次考试更让她感受到了平等与被尊重。患有严重糖尿病的佟国胜出了考场第一句话就是“累”。“不光是我累,给我帮忙的两个老师更累,他们一个读了5个小时,一个写了5个小时。”佟国胜说。由于考试的时间比别人长,5个小时的考试中间只休息了15分钟,大家以点心充饥,坚持把考试顺利完成。
记者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了解到,第一次有残疾人参加职业资格的全国统考,让他们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今后将探索更好的模式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业中。